2015年6月24日 星期三

資源班英文教學: 教數學? 文法名詞繞口令?



今天看了同學表演10分鐘的資源班英文教學: 可數名詞不定代名詞及不可數名詞不定代名詞。試教同學先在黑板上把公式寫好如下:

可數名詞不定代名詞 of 可數名詞is/are_________________.

同學在10分鐘內說了如此的內容來解釋這些文法專有名詞:
可數名詞不定代名詞是搭配可數名詞的不定代名詞。跟不可數名詞不定代名詞不一樣的地方在一個是用在可數名詞的時候,另一個是用在不可數名詞的時候。可數名詞指示代名詞 不可數名詞視為單數,單數的BE動詞是哪個?

這樣像是繞口令的英語教學讓我非常納悶。我一直跟同學說把英文句子支解成破碎的單位元素,再一個一個地嵌入以文法專有名詞排列的公式不是教英文,反而是誤導學生,讓學生放棄英文最快,最有效的方法。我相信特教系的學生因為沒好好受過英語教學的訓練,(這是我的錯,因為我教他們特殊學生英文教材教法,我也沒示範! 真是抱歉!),也尚未有機會思考學生為什麼學英文,而複製過去自己英文老師教導學生以考試為目標的數學公式學英文的方法。

我們不能改變以前英文老師教我們的方式,可是我們可以從現在開始以不一樣的方式來教英文。希望同學給我一個亡羊補牢的機會。謝謝!

為什麼教英文?
相信沒人會否認英文學習的基本目標就是讓學生會聽、說、讀、寫英文。學生如果願意主動在生活當中使用英文,看英文書那就更好了。雖然台灣的主要語言不是英文,沒有,也不應該有一個推動英文使用的環境,學生如果因為喜歡英文而主動學習,這是件多麼令老師開心的事。你們也許會問考試順利這件事就不用管了嗎? 原班進度就不用管了嗎? 其實喜歡英文和考試成功這兩個目標是同一個,完全沒有衝突。只要學生前面那個目標達到,後面以考試分數為主的目標一定差不到哪裡去。也許是因為我們常常是很痛苦地準備考試,從來沒有想過可以快樂學習來順利應付考試的可能性。

於進度的問題,這就是台灣特教資源班的怪象了。如果資源班的目標是讓學生趕上原班的進度,而原班的英語教學又是用數學公式加繞口令的方式來教,這個要趕上進度的目標永遠達不到,除非同學額外去補習班補英文。資源班的同學本來就是因為在原班學習情況不順利才需要來資源班,我們就要想想要怎麼讓他們最終能學到 東西,而不是複製普通班的英文教法,更不是以填鴨背誦的方式來應付眼前考試的需要,而忘記英文學習的基本目標。台灣教育仍以考試為學習目標的怪象以後可以好好再談。

在資源班實習教英文的學生也有他們的難處。他們有種種理由不能按照自己的想法來教。例如,他們必須配合督導老師的教法,即使他們不能認同這個教法。他們也受限於課本裡原有的內容安排,以為課本這樣排,教科書公司提供的教材就是這樣,也沒辦法更動。或是也許學生覺得我一直推薦的活潑教法或活動一定會耗費很多時間,也就沒有辦法滿足學校的進度,所以還是規規矩矩把文法趕快在10分鐘內帶過,接下來的時間可以教比較有趣的內容。

我還是要說: 10分鐘的繞口令就等於剝奪了學生10分鐘的英語學習時間。

我教英文的經驗比學生稍微多一點,請聽聽我對當英文老師的看法。我在乎的是學生到底有沒有學到英文,到底有沒有因為我的引導,想要繼續學英文。如果課本編寫有問題,如果督導老師的教法我不認同,我應該怎麼辦? 將錯就錯? 還是會調整? 我們為什麼那麼相信課本是對的? 教科書編者有我們那麼清楚學生的學習情況嗎? 這是我們要思考的。

特別在很多學生放棄英文的今天,我們必須問老師到底做了哪些事,讓學生不相信英文是好玩的,好懂的,讓他們不得不放棄。我必須說10分鐘的文法專有名詞繞口令讓我都想放棄英文。弱勢的國中生可能只有資源班老師沒放棄他們而教他們英文,千萬不能讓他們放棄。我們也應該把握每一分鐘讓學生聽到、說到、讀到和寫到英文。

至於教師徵試試教的10分鐘要怎麼安排,才能在教文法的時候有意思卻不違背特教的精神?
有同學問我教英文有沒有一些比較結構的做法。其實學習二語的確有各種不同的教學法。每個教學法強調的理論基礎和原則不一樣。 請同學參考柴素靜編的英文教材教法課本第三章,還有我在網上找到的一些資料。我們可以根據學生的現有能力和學習環境做調整。

再提醒同學: 一定要清楚你的教學目標(可以觀察,可以測量的目標),根據你的目標設計活動。活動不只是遊戲,也可以很"正經" (套用學生的話)

試教時,我建議選一個清楚的教學目標,可以簡單的學生要會用五個不規則過去式動詞造句並寫出來,或是難的: 會用假設語氣敘述自己的心願 。這些其實都是文法為主的目標。可以怎麼教呢?

不要想用文法公式!!!
工作分析是我的基本教學原則,溝通式教學 (柴素靜主編英語教材教法第36)是我教學的方法依據。使用學生的優勢語言(中文)作為教學工具。
過去式
1. 老師引導,請學生用中文想昨天一整天做了哪些事 (ate, went, came, slept, bought, etc) (2分鐘)
2. 請學生用中文說或寫出這些事 (2分鐘)
3. 請同學用英文造句: (目前能力起始點) 現在簡單式 (2分鐘)
4. 請同學用過去式替換, 時間改成昨天 (1分鐘)
5. 請同學互相問: What did you do yesterday? I _____ yesterday. (1分鐘)

假設語氣

1. 問同學的心願: 蒐集五個不可能真實發生的生日心願 (2分鐘)
2. 把同學的心願以現在式寫出來 (起始能力) (2分鐘)
3. 解釋規則: 不可能的心願要用過去式, 等等 (2分鐘)
4. 請同學用正確的時式把心願寫出來。(1分鐘)
5. 讓同學互相問對方心願 (1分鐘): What is your birthday wish? I wish I _______.
這樣聽說讀寫都照顧到,也實現了教學目標。

最後是兩個很重要的提醒
1. 我必須很誠實地說: 如果你要教英文,你對教學內容要有很完整很深刻的理解。如果你們對教材掌握沒信心,一定要問過英文老師或是英文比較有把握的同事。不能混過去。英文內容的掌握跟你設計活動有沒有意義有很大的關係。如果你還是沒有信心,寧願先不要教。資源班/特教班的學生也有權利得到最好的教學品質。

2. 我們絕對不能被目前的特教怪象牽著鼻子跑。我發現我對特教班/資源班的教學想像跟我真正觀察到的非常不一樣。特教的基本精神反映在IEP: 為個別學生設計適合他的教學計畫。我想像的教學是我們坐在學生旁邊,根據他們自己的進度和學習內容來為她們設計活動,而不是像教補習班或是普通班一樣在黑板上振筆疾書,還要求學生做一樣的工作單!!! 之前的試教例子是給考教徵同學參考用的。如果是真的學生,我一定會看他們的個別差異來做調整。減少/增加詞彙或句子。或是即使同在一個資源班,每個孩子的目標內容也應該不同。

2015年6月15日 星期一

特教老師需要更多愛心和耐心嗎?

破除有關特教老師的迷思
我在特教系教書。昨天跟學生聚餐時,一位同學提到他被邀請回高中母校跟學弟妹介紹特教系。他問我: 特教老師需要具備那些人格特質? 他的問題也讓我想到不認識的人聽到我是特教老師的時候,第一個反應常常是用很佩服的口吻說你一定很有愛心,也很有耐心。有些正在特教系念書的同學也懷疑自己也許不適合走特教這條路,因為自己不是特別有耐心,愛心也沒比別人多。似乎要做個特教老師,愛心和耐心就是應該具備的人格特質。

首先讓我來揭開這個佩服特教老師有比一般人多點愛心和耐心的回應背後隱含的意思。有以下的可能:
1. 身心障礙的孩子需要被人以更多的愛心來對待。所謂更多的愛心很可能是指憐憫或同情,因為身心障礙的人很可憐,需要接受善心人士伸出的援手。
2. 身心障礙的孩子很不好帶,也沒辦法教,所以在互動的時候,你需要有耐心來容忍他們異常的行為。
3. 還可以引申的意思是,像我們一般人,沒有太多的愛心,也沒有足夠的耐心,也當不成善人,那我們也就跟身心障礙人士沒什麼關係,教育身心障礙孩子的工作就教給你們這些聖人就可以了。我們這些沒有愛心或耐心的人不用插手,不要阻擋你行善的責任。

那做為一個特教老師到底需要比別人多的愛心和耐心嗎? 我的答案是不需要!

特教老師要比別人更有愛心? 錯!

愛心是什麼? 個人解釋不同。它可能是一種悲天憫人的胸懷,也可能是人飢己飢,人溺己溺的犧牲精神,可是這樣的大愛情懷不是你我一般人可以做到的,特教老師也是一般人,不能要求特教老師變成聖人來拯救身心障礙人士。我們應該問: 身心障礙人士就是需要他人為他犧牲或付出一切嗎? 身心障礙人士需要被拯救嗎?

另一種所謂的愛心,就是覺得身心障礙的人值得更多的憐憫和同情。為什麼我們覺得他們很可憐? 這跟我們如何對待障礙這件事有很大的關係。有可能是因為沒有障礙的人覺得有障礙的人是不正常的,沒辦法做到正常人可以做的事,也就不如正常人。這種正常人隱約的優越感讓他們可以用憐憫的態度來對待似乎比他們低下的身心障礙人士。沒錯,大部分身心障礙人士似乎賺不了多少錢,也不容易找到工作,也上不了社會大眾認可的好學校。可是我們要想想公司行號的老闆,主流教育學校師長,或是社會大眾是不是也應該檢討他們聘用人才或是對待身心障礙人士時能夠把他們的歧視放在一旁,公平對待所有應徵者或學生嗎?

特教老師要比別人更有耐心? 錯!

如果所謂的耐心是曾經用過一個教學方法成功以後,之後就一而再,再而三,對不一樣的學生使用同一個方法,相信100次以後,孩子的行為會改變,而不檢視或是改變自己的做法,這樣的耐心,不要也罷。如果所謂的耐心是看到需要改變的事情而決定等等看,希望事情有一天自己會不一樣,或是別人會先來改變,這樣的耐心,不要也罷。特教老師不應該有這樣的耐心,她應該在看到需要改變的時候,馬上開始動腦筋要怎麼做。她應該在試過一次之後,隨時觀察孩子的反應,如果孩子沒有任何反應,或是反應不如預期,特教老師要馬上反思,要馬上和同事討論,要怎麼修正這個做法,即使孩子如預料之中有反應,特教老師也不能就此打住,或引以為傲,而忘記了要隨時思考下一步,不能滿足現況而停滯不前。

也許你會問,有些孩子的反應比較慢,我們要耐心等待他們,給他們時間處理訊息,讓他們能順利表達。我百分之百同意。你是對的,我們一定要給孩子時間。不過這個不是耐心可以做到的,這個是特教老師的專業知識,跟耐心沒有直接關係。

所以特教老師不需要特別多的愛心和耐心或是任何其他的人格特質,特教老師需要的是清楚的理念和掌握好教學技巧。身心障礙人士和沒有身心障礙的人都是人,沒有誰比誰高貴或卑下的問題。台灣的法律明訂教育是每個孩子的權利,身心障礙的孩子也有受教權。特教老師不需要比別人更有愛心,他們只需要了解並尊重孩子的權利,如果孩子的受教權被侵犯,特教老師更應該挺身而出,為孩子爭取權益。不管一個人有多大的愛心,如果沒有法律或權利的觀念,他的愛心很可能變成私心,或是掩蓋自己得意的偽善。

在特教老師的養成過程中,我認為50%是學習如何尊重並維護所有學生的教育權,另外50%就是專業知識和技能的培養。沒有專業知能,有再多的愛心或是耐心都無濟於事。不止如此,本來有的愛心、耐心也會被挫折和沮喪消磨殆盡。特別是當初以為自己是喜歡小孩,想以做善事的方式加入特教老師陣營的人,如果沒學到足夠的知能來適當地和學生互動,一定會對自己當初做的選擇很失望,也對自己失去信心。因為愛心、耐心不能幫助你了解你的學生,反而會讓你一廂情願,看不到自己可以改變的地方。

特教專業理念的養成又以培養獨立思考的能力為首要目標。台灣的法律明訂身心障礙學生的受教權。雖然我們特教系課程就有一部分是設計來加強學生的法律和行政法規的知識,可是再多的課程都不能保證學生理解並願意主動維護這些法規背後的平等精神。特別是我們特教相關法條大多是以模仿國外的法律內容為主,這些移植的法律並沒有原先母國那樣紮實的民主精神做為土壤,實踐起來,總是有些不穩或是不徹底,也容易被華人社會習慣便宜行事的做事方式或是覺得可以瞧不起不如自己的人這樣的心態給稀釋,敷衍甚至誤用。

還在特教系唸書的學生不只應該知道特教法規的內容,也要知道並尊重這些條文背後的人權、平等精神。理解以後也不代表未來當了特教老師在執行上不會有問題。因為台灣特教體系並非獨立與普通教育外,總是會受到普通教育的牽制,而普通教育的理念有時候跟特教的理念完全背道而馳。目前台灣的普通教育的目的還是升學,考試成績雖然沒有以前那樣有決定性的作用,大部分學校還是以考試高分為教學目標,成績和進度就會對老師的教學造成壓力,連帶的也間接影響到特教老師對教學的看法。我在觀察資源班教學時,就看到即使知道要尊重學生個別差異,要採用多元評量方式,特教老師還是會稍一不注意就陷入學生考試成績很重要的盲點,以教導學生如何應付考試為資源班教學重點。

一個有獨立思考能力的特教老師會在設計教學計畫的時候問自己,我這堂課的教學目標是否符合特教精神?反省自己的教學行為: 我希望學生學到什麼?我要怎麼帶他們到這個目標? 我的方法是否符合公平、尊重學生的原則? 特教法也許會改,可是我們心中有了尊重每個孩子的受教權的這個理念,就可以做個對得起自己的特教老師。